日期:民國971123
 
善念起,無量福
 
  
農曆:十月二十

人生劇本,自導自演

今年五月因協助慈濟賑災,而投身志工行列的緬甸在地人,在馬來西亞慈濟人陪伴下,返台分享志工心得。上人聆聽後開示:「學佛,要先去除煩惱,意即去除貪瞋癡。」

欲求他人順從己意,當求不得時,就起瞋念、發脾氣;上人表示,這是因為執著「我相」。「人因欲念而衍生許多煩惱,息滅貪瞋癡,心靈自然開闊,而能以大愛擁抱天下人。」

佛理看似深奧,然上人指出:「去做,就不深。就如『無我相』談何容易,但只要真正打開心胸、放下執著,就沒有困難!」

人生苦有多種,如天災、人禍、窮困;即使富有錢財者,也有煩惱一朝失去之苦。上人感嘆:「許多苦由不得自己。因此,有能力且平安的人,應該伸出援手去扶助無力的人。」

付出雖不為求福,然因緣果報不爽。「造福因,必然有福報。然而,何以造福的同時,仍會遇到不如意事?」上人強調,這是過去生所做產生的障礙。

「人生的每一天就像一張白紙,日日所做,就是在紙上自寫劇本。此生舞台上所扮演,是前生所寫的劇本;而這一生正在寫下一世的劇本。清楚此理,就不會疑惑『我在做好事,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?』其實一切不脫因緣果報。」

有道是「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來世果,今生做者是」;上人勉人人要有因緣果報觀,把握當下造好因,結好緣。

捐款雖微,愛心甚大

「一場災難,使各在馬來西亞、緬甸不同空間的你們,因緣聚合起來,遂成就這分人與人之間,不可思議的緣分。」

上人教眾要惜緣,也期待一粒米中藏日月,大愛生生不息。「緬甸人民純真且樂觀,甫受災卻響應『竹筒歲月』。點滴捐款雖微,但那一念『交給慈濟就可以救國際』——欲救天下人的心甚大!」

不受自身窮困所限,以一念單純心去助人;上人表示,這就是佛法所說「無我相」。「無論貧富,人人打開心胸,就能造福因、結福緣。」

佛陀視眾生如己子,上人勉佛教徒也要有「人傷我痛,人苦我悲」之心,以平等的愛,疼惜天下蒼生。「一念善起,就是無量福報;人人發心付出,心中不貧,社會自然祥和富有!」
 
 
靜思人文版權所有 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,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