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曆二月二十四日星期三
【地點:靜思精舍】
雖然時序已入春,但時暖乍寒的氣候,教人未便就此將暖冬衣收起,如以今日來看,氣溫仍低,戶外林木似乎不耐寒風,枝葉夾帶蕭颯之聲在風中搖曳。
即使是冷意十足的春天,精舍四周草地上也還是一片翠綠的顏色,如此賞心悅目復又生機盎然,再不多久,氣候就將步入繁花競豔、草木欣欣向榮的夏日時節了。大自然正常的四季輪轉,使臺灣這生活富庶之地,益增許多季節變化帶來的不同情趣,但上人一早在志工早會上,提到外電傳來「外蒙古」的消息,卻是令人悲嘆不已。
據悉,往年於冬十一月才下雪的外蒙古,去年提前在九月就降大雪,因為暴風雪持續不止,使當地經歷三十年來最冷的冬季。許多牲畜或早已凍死,倖存者也面臨酷寒的天氣,以及大地積雪過厚而無草可食的危機。目前已有一百八十萬頭牲畜死亡,若氣候繼續惡化,則以每天死亡上千頭牲畜之速率,可能達至五百萬頭死亡。由於當地大都是放牧人家,因為牲畜的大量死亡,於四月或五月之前,在總共二百六十萬人口中,估計將有一半以上人民陷入缺糧的困境中。
「聽到這項消息,令人為外蒙古心急!」上人言及一九九二年間,慈濟也曾因外蒙古雪災而前往賑災發放,當年情景記憶猶新,未想如今當地又遇到可怕的災難。
上人感嘆普天下苦難眾生何其多,使人每天總是心裏不安。現在之外蒙古因為牲畜死亡導致民生來源受威脅,此時他們所最需要的,就是溫馨的陽光。
「愛就是一股暖流,常說『心中有愛,白雪都溶化』,心中有愛,就可以溶化白雪,使大地充滿水分,並且帶來暖和的陽光,如此大地的青草就能茂盛生長;唯有水草豐足,外蒙古的困境才能得救,否則要想靠外來的援助,不僅因路遙致交通運輸困難,事實上也都不過只能解決一時而已。」
上人表示,如今除了設法援助外,重要的是以虔誠的心來為外蒙古祈禱,希望該地區氣候調和,青草樹木欣欣向榮,大地充滿活潑的生機。
外蒙古冰天雪地的景象,令上人更感臺灣四季合宜,真乃人間福地。在本會發放日之藥師法會上,上人再次提及外蒙古慘況,並言若將臺灣與該地相較,臺灣之冬天仍有青青草木,春天則充滿生機,夏天更是一片茂盛,秋天也沒有太蕭索的景況,四季的天候對於臺灣人民的生活實無多大影響。
從臺灣之得天獨厚,放眼國際上的災難,如外蒙古之大雪以及莫三比克之大水,莫不使原已窮困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。又如在巴拉圭的慈濟人,日前對當地印地安人的援助,亦是令人感慨。在巴拉圭深山中,住有一群印地安人,他們長久過著極窮困的生活,生活物資嚴重不足,小孩們打從出生起,即雙腳踏地,沒有鞋子好穿,更遑論讀書之文具。慈濟人突破深山的險峻,親自將文具、書包及衣服等物資,送到他們手中。
在印地安區的發放場景十分溫馨,向來貧窮的人家能得到些微溫暖,便非常欣喜,反看臺灣的孩子們,有多少是非名牌不穿呢!
「人生的價值就在於為人付出。當聽到何地有災難,我們的心便感到難過,想著要以何方法來幫助他們,但這非少數人做得到,必定要多數人的力量去付出。臺灣人可說是福人居福地,但有福之人更該知福、惜福、再造福,若能時時造福,才能感得風調雨順,一切平安吉祥。所以,有福之人要好好把握因緣,及時行善助人。」
上人寄語慈濟人:「期待慈濟在天地之間源遠流長,在未來無盡的歲月裏能代代承傳,代代為普天下眾生付出。天下無難事,只怕有心人;相信慈濟人都是有心之人,也願大家多發願,則有心就有福,有願就有力,如此就是福慧平行。」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