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民國991214
 
步步生蓮
 
  
農曆:十一月初

加強固本,莫使斷根

「雖然有些海外人士聽不懂、看不懂中文,但能從慈濟人的態度中看到、感受到誠正信實的內涵,進而了解、肯定『慈濟』,這就是『精誠所至,金石為開』。只要所做所為皆是誠正信實,就能與人心軌道相接,傳達精神理念。」

與教育志業發展處同仁及慈濟教師聯誼會志工談話,上人表示,教聯會成立已近二十年,感恩大家過去篳路藍縷耕耘,現在更要守護、穩固根本,才能使枝繁葉茂、不斷產生種子;千萬不可「斷根」。

上人比喻,現在人類社會,就像已經生長茂盛卻根基不穩的大樹——生活富裕、享受,卻不知因緣果報之理。「『有一缺九』的貪欲心永不滿足,不斷追求、爭奪,以致造業因、招業緣;集聚種種苦因而招致苦果、感受苦報。」

上人期待老師們為「斷根」的大樹鬆土、施肥,使之重新生根、再萌新芽。「另一方面,樹上結成的粒粒種子要仔細收成,助其會聚因緣而成熟、及時撒播,使菩提苗芽遍及全球,萌發茁壯,開花結果。」

職務退休,使命不退

佛陀入滅兩千五百多年,當年覺悟、述說的法,今人仍然運用著,仍在步步生蓮。上人強調,即使身處五濁惡世,只要心中有清淨的法,即如蓮花出污泥而不染。

「天下事,不容遲疑;不僅尚在任教的老師們有責任撒播善種,退休老師們即使職務上退休,但是使命不能退休,要再邁開步伐鋪行教育大道。」

人生無常,上人言自己不怕壽命短暫,只擔憂來不及傳承法脈。「希望大家學習佛陀的覺悟智慧,喚醒自性佛,讓慈濟走過的路,都能步步生蓮;同時成長自我慧命。」

慈悲造福,貪欲造業

「人有無限的智慧,也有無限的貪欲,故大肆開發大地資源,不斷破壞、污染環境,導致四大不調、災難頻生。」

上人於臺南地區環保志工歲末祝福典禮中開示,慈濟環保志業是起於「不忍大地受毀傷」的一念心,從回收紙類做起;二十年後的今天,環保志工的分類工作愈精細,慈濟世界的專業人才亦不斷湧現,終能結合科技研發,走出一條回收物再製新品、減少開發的實用道路。

「環保志工每天辛勤回收、整理的寶特瓶,能還原再製成高品質的毛毯,送至許多國家,溫暖受災、貧苦人的身心。每一件環保毛毯,都包含著志工們的愛心,以及研發者的智慧;這就是提起慈悲、運用智慧的成果。」

環保菩薩放下身段、伸出雙手,不怕辛苦、不怕髒臭地做回收與分類,上人讚歎,這分努力成果已揚名國際,真正為保護地球「做」出實質貢獻,讓苦難人從環保毛毯、衣物中得到溫暖;也讓全球人「看見臺灣」。

「法譬如水——懺悔煩惱障」音樂手語劇中,主角出身貧寒,父親為了撫養孩子,即使向人乞討,也要供應孩子讀書;主角成家立業後,隨著事業不斷拓展、欲念愈大而步步偏差,花天酒地不顧父母、妻兒;直至一朝事業失敗、債臺高築而一無所有,才了解到親情、家庭的可貴,回頭卻見人事已非……

上人以此教眾:「人生短短幾十年,欲念橫生,迷茫追求財富、地位,到頭來卻是一場空。要虔誠懺悔,淨除內心的無明煩惱塵垢,把握有限生命造福人間。」

修除習氣,磨亮自性

抵達高雄靜思堂,上人觀賞許亞芬歌仔戲呈現「法譬如水二○六集」——佛陀闡述九惱故事的影片;許女士請上人指示需修改之處。

當年佛陀觀察眾生根機,運用各種方法、開種種方便法門接引眾生;上人肯定許女士「以戲劇推展佛法」的誠意與努力。

「經典與戲劇結合,使平面文字形象化,會加強觀者的警惕、記憶、感動,引清流淨化人心。詮演經典,要做到讓觀眾不只覺得戲劇精彩,更能以恭敬心『入經藏』,自我警惕。」

上人指出,雖然人人都有清淨本性,但是習氣深重,雖能覺悟也容易迷失;在編排佛典戲劇時,不只是說佛典故事,也要結合現在的人生。「佛陀告訴大家,自己在累生累世的修行中,不斷地修除習氣,將自性愈磨愈光亮,可自覺也能覺他,覺行圓滿即成佛道。要深入經文內蘊,才能啟發觀眾的心。」

佛陀是宇宙大覺者,其智慧貫通古今、透徹天地宇宙。上人強調佛法無新舊,佛陀智慧無所不在,但是佛陀不說無中生有之事;佛弟子應將佛陀「聖化」而非「神化」。

水星繞太陽公轉一周,是地球的八十八天;距離太陽更遙遠的行星如海王星,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,是地球的一百六十幾年。上人舉此說明:「三千大千世界中,各有不同的計時周期。經典描述四天王天、忉利天等世界的一天,是人間五十年、一百年,並非難以想像的憑空描述,要以現代科學印證佛陀智慧。」

「智慧」與「知識」不同。上人闡述:「佛陀的智慧,已知『一花一世界、一葉一如來』,即使是沙塵草木也含藏珍貴寶藏。凡夫的知識則帶有污染的習氣,隨其欲念而運用知識牟利,大肆挖取地球資源,導致大地傷痕累累,氣候變異、災難頻傳。」

佛陀帶領僧團修行,每個人只有「三衣一缽」,即能維持基本生活所需。上人表示,人類的生活其實可以過得很簡單;要努力淨化人心,讓人人懂得惜福,少欲知足。

深入佛智,合心傳法

印度社會以身著鮮白之衣為貴,在家居士稱為「白衣」,穿著的是乾淨、鮮豔的衣飾。上人表示,悉達多太子越過皇城之後,將身上華麗鮮豔的衣服與珠寶全然捨除,穿著褪色、毀壞的衣物。

「後世出家僧眾所穿著的衣服稱為『糞掃衣』、『壞色衣』,又稱『百衲衣』,是撿拾別人丟棄的布料拼湊而成,代表捨離一切俗世的榮華富貴。」

上人建議許女士,要加強佛世時服裝的考究,樸素而貼近真實;配音、配樂也應更柔和,讓觀眾以寧靜的心靈隨著戲劇「入經藏」。

佛陀時代交通不發達,只能徒步於恆河兩岸對眾說法。上人表示,經典云佛有「深遠音」等「八音」,是形容佛陀廣結眾生緣,只要聽聞佛陀說法,即起歡喜心;但當時有緣聽聞佛法者,還是非常有限。

四十五年來,慈濟致力於撒播愛的種子,已帶動許多人投入四大志業、八大法印,還是來不及淨化全球人心。上人強調要再加強方法,透過各種媒材傳播佛陀的精神;希望所有同心、同志願者合心以成。
 
 
靜思人文版權所有 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,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