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佛陀說「心、佛、眾生三無差別」,就是表示眾生平等,我們要互相尊重,互相疼惜、愛護。所以,看到各位將要踏入慈濟的大門,邁向受證的目標,很高興。
因為多一個慈濟人,就多一分力量;多一個慈濟家庭,社會也多一分幸福。社會是無數家庭組合起來的,每一個家庭夫妻和睦,相親相愛,一個個幸福的家庭,就是社會的祥和。
為了社會的祥和,我們一定要從淨化人心開始,從個人一直到家庭。
「慈」是慈善,就是希望社會幸福,人人平安;別人的幸福、平安,就是我自己的幸福、平安。要如何才能幸福、平安?要讓他有機會付出。有人說:「施比受更有福」,這不是口號,每一個人都要有機會去親手布施,才能有深刻體會。
這種體會,能讓家境富有的人,更加富有愛心,成為「富中之富」。但是,做慈濟,不是有錢人的權利,人人都可以做,只要有這分心,付出力量,從一點一滴,不影響自己的生活開始做起。
只要大家有心,力量就會集合起來,這就叫做「慈」。讓人人有機會去付出,擁有那一分富有的快樂。有一位孩子說:「九二一很恐怖,但是也很感恩。」這不就是我們大家的心靈寫照嗎?也因為九二一,我們才有這分緣。
「悲」就是拔苦,人生最難受的不就是痛苦嗎?雖然常看到人生有許多不平等,但有兩件事很平等──病、死。人有生老病死,來到人間就是已經歷生,但是不一定都會到老,因為人生無常。
最苦的是病痛,我們的醫療就是要拔苦。醫療必須面對許多身體受盡病痛折磨的患者,雖然當時要蓋醫院重重困難,但很慶幸,我們堅持意志,得到很多人的協助。假如我不蓋醫院,我想今天也沒有這個地方,大家一心一志坐在這裡聽我說話。因為我蓋醫院,所以,就漸漸有菩薩雲來集。
現在醫療科技愈來愈發達,像器官移植、菲律賓連體嬰等等,都是醫療。醫療志業就是能及時拔除人最苦的苦難的志業。
人文很重要,慈善需要人文,醫療需要人文,教育需要人文,當然,文化本身也需要人文。所以,慈悲喜捨四大志業都已經完成,我們還要不斷照顧提升它的品質。我們用慈悲喜捨付出,對自己則要誠正信實。只要每一個人,內心有誠正信實,行動有慈悲喜捨,這不就是人間菩薩最好的典範嗎?
所有慈濟人,人人都在合心裡,希望我們一層一層,一道一道的門,好好踏進來。我們慈濟才能真正永久、保持精而美,一直傳承下去,這是對大家的期待。希望在慈濟裡,大家做到合心、和氣、互愛、協力,互相尊重,互相互愛,和氣及合心很重要。
資料來源:取自大愛電視台《人間菩提》節目•2003年10月21日 播出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