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| 「『人生 無常 ,國土危脆』,這句話定要時常謹記在心,才能提起意志精進不懈。淨化人心是消弭天災人禍的關鍵,期待立願行 菩薩 道者,務要喚起更多人的愛心,以心境轉外境,以善業轉惡業!」
境不轉,心要轉
「還是會想念她啊……」女兒在異邦意外出事已有一段時間,但師姊仍然走不出恩愛死別之苦,情難禁、悲難抑,在先生及另一位師姊陪同下,來到精舍見上人,說起這件悲傷心事忍不住的淚水簌簌落下。
上人勸師姊:「現實如此,既定之境,無法改變,境不能轉,心要轉哪!若心思常繞在不能改變的境界中,人生如何往前走下去?有緣成為母子,緣長就相聚久些,緣短則很快分離。萬般皆是因緣,由不得自己做主,若能透徹因緣聚散,就能面對 無常 變化。」
上人以佛陀之崇德,猶不能拯救釋迦族,以及目犍連尊者神通廣大,也無法避免被外道以大石壓死的事例,說明因緣果報絲毫不爽,自造業就得自受報。「業大如須彌山,業報來時,唯有坦然接受,連佛陀也有三不能,其中之一就是眾生業重不能轉。所以,你自己要看得開,否則心被情索捆綁,實在苦不堪言。」
打開心門,接受陽光
「世間親情難以割捨,既然此事已發生,也過去了!就不要一直沈溺在痛苦的悲情裡;要做個有智慧的人,不要做個想不通的人。」上人表示,已經不在身邊、無法愛得到的人,就讓她安心離去,好好地祝福她;回過頭來,我們可以去愛那些我們愛得到的人,並且及時去愛。
師姊思潮起伏,仍一再地回顧著、頻問上人種種。「很內疚的是我答應讓女兒到國外,才會發生這個不幸。」「佛在世時,有人問佛陀,目犍連與佛陀告別而去時,佛陀明知尊者此行將遇不測,為什麼沒有勸阻他呢?佛陀回答:『並非不阻止,而是業力必然會牽引他去受報!定業不可轉啊!』」
-- 二000年.秋之卷 證嚴法師衲履足跡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