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日期:民國
97
年
01
月
17
日
慈濟冬令發放暨歲末圍爐活動即將登場,花蓮慈濟志工與照顧戶一起進行物資打包
迎接農曆春節的到來,本會將於全省各地舉辦冬令發放暨歲末圍爐活動,傳遞溫暖,花蓮地區將進行三場次,元月三十日於靜思精舍,二月一日則分別於瑞穗老人館與玉里慈濟醫院舉辦。一月十六日,花蓮慈濟志工齊聚靜思精舍進行冬令物資打包,首次邀請照顧戶一起參與,且打包結束後,志工將為了活動當天無法到來的參與者,擇日逐戶親送發放物資。
住在加灣部落的慈濟照顧戶基督徒馬香惠前來幫忙打包,她豎起大拇指說道,「我好高興。」民國八十三年她罹患肝臟血管瘤到至今,身體抱病無法工作,後來因為先生住院,她主動前來精舍請求慈濟幫助,事後主動停止慈濟的幫助,但因為先生暴斃在家中,隔年志工主動協助,讓她感動不已。現在每個月都會收到慈濟提供的生活補助,她總會細心提醒唸書的小女兒,告訴她要用功讀書,就是對慈濟最好的報答。
今年慈濟第一次邀請照顧戶一起來參加打包活動,參與幕後工作。日前慈濟志工翁美英進行家訪時大力邀請馬香惠,翁美英因為近四年多來用心陪伴著她,兩人的互動就像家人一樣。
翁美英笑著說,之前馬香惠總是很內向,都不太跟志工互動,現在已經打開了心門,只要志工在部落裡進行訪視關懷,需要人協助翻譯時,身為太魯閣族的馬香惠總是熱情支持。
打包現場就像一個簡易的加工廠,分為檢查區、檢驗區和打包區,每位志工有制度的各司其職負責一個步驟,共同將七百五十份的打包物資完成,現場並有資深慈濟志工講解示範如何將打包物資物品排放整齊。慈濟志工林惠玲分享,整個流程是資深志工年復一年,傳承早期參與發放時用心謹記證嚴上人的教導。
早年舉辦冬令發放時,慈濟志工從注意受助者的性別、年齡、人數等細節,乃至分配、打包、發放等,如衣服準備為其量身,更要為長者準備毛衣、學生準備制服,還有志工親赴領取者家中為其一一量身,期許發放物資實用耐穿,往後每年冬令發放,延續當年「審慎評估」、「關懷尊重」的重要原則,讓受助者感受到被尊重的幫助,贏得無數人的認同與參與。
隨著社會整體經濟的變遷,每年慈濟冬令發放的物資有所不同,早期冬令發放準備的物資著重「吃飽穿暖」,現在則是「溫暖溫馨」。今年冬令物資,有食品及生活用品,如素鬆、泡麵、餅乾、五穀粉、燕麥薏仁粉、福慧珍粥、蘇打餅、毛巾、牙刷等集結成一包,還有提供由寶特瓶回收製造而成的毛毯與衛生衣。
每年農曆春節前的冬令發放,是慈濟志工與慈濟照顧戶、居家關懷戶等互動交流,彼此最好的新春祝福。今日打包還未結束,慈濟志工一行四人捧著「剛出爐」的發放物資來到精舍鄰近居家關懷戶的家中。王馬玉霞阿嬤收下了這份祝福,看見志工的來訪,又細心解釋每個物資內容,當場流下欣喜的眼淚。
慈濟今年的冬令發放,全省預計發放一萬多戶,包括長期照顧戶3332戶、居家關懷戶4990戶、獨居長者2792人、與外籍配偶家庭300戶等,將從慈濟人手中接過這份來自冬節裡的溫暖。
今年冬令發放暨歲末圍爐活動,除了有以往的義診、義剪、圍爐與表演活動內容之外,更首次有來自花蓮靜思精舍的師父,分別參與各場次的發放活動,代表證嚴上人致贈福慧紅包,虔誠祝福參與者來年平安吉祥,並帶領眾人回顧過去一年來,慈濟人的腳步,如何步步踏實、深根社區。
新聞提供:佛教慈濟基金會秘書處 劉星妤
馬香惠協助
冬令物資打包